有效培养想象技能的方法
心理学家证明,在大脑的感受区、贮存区、判断区和想象区四个功能部位中,一般人对想象区只动用了想象力的15%;同时证明,中小学是想象力开发和培养的关键期,所以想象力的锻炼和培养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。下面将综合性地谈谈培养想象技能的技巧。
首先,培养广泛兴趣,积累知识,敢于想象。
知识上的宽广,思想上的广泛联系,是形成丰富想象的基础。没有知识的肥田沃土,再美丽的想象之花也会枯萎凋零。中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学习,还要广泛参加课外、校外活动。那种白天黑夜死啃书本,在题海中拼搏的同学,难免知识面狭窄,知识量贫乏,思维迟缓,联想不丰富,怎能有好的想象力?著名生物学家,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就是从课外对昆虫的兴趣走上成功之路的。广泛的兴趣可以积累知识,多读书也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好办法。1979 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格拉索就十分注意多方面知识积累,他说:“往往有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,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,涉猎各方面的学问,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,如多看看小说,有空去逛逛动物园也会有好处,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。”
丰富的知识自然会引发想象,在想象过程中要不怕失误。法拉第说过:“就是最有成绩的科学家,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、希望、愿望以及初步结论,也不到十分之一。”想象的失误是通向科学的动力,是走向成功的阶梯。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前,不是也经受过不少“想象实验”的失败吗?最终,不还是敢于想象使她成功了吗?
其次,认真观察,丰富自己的感性形象。
想象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,只有对现实认真观察,才能在头脑中留下关于客观事物的形象。感性形象太少,想象就难以丰富,天生瞎子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大象的具体形象。怎样增多感性形象呢?
除了多读书,从书本间接获取一些事物的形象外,还要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,多见广识,尽量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;努力在工作、学习中进行调查研究,弄清客观事物的来龙去脉,各个侧面的状况;参观、游览、欣赏电影电视也不失为扩大形象储备的好方法。
第三,练习比喻、类比和联想。
比喻、类比是想象力的花朵,平时讲述或写作中要有意识地多用些比喻、类比。一般说,善于打比方的同学想象力都活跃,在看或听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练练猜的能力,多为下一步,下几步想想,养成预测的习惯,有益于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。
第四,凡事问个为什么,养成好奇的习惯。
一个人知识越多,想象不一定就越丰富,如果知识学得不活,不会联想,最多也只能再现过去直接感受过的形象,而具备了对事物的好奇心,就可积极地调动、组合已有的表象,推动想象的发展。试想,如果没有对“起火”上天的好奇,也绝不会想象出“火箭”来,没有对苹果下落的好奇,牛顿也不可能发现重力。中学生在学习中,对每一句文学警句,每一个物理、化学现象,每一条几何引线⋯⋯都要首先问个为什么,这是激发想象的源泉,也是推动想象力发展的动力。
第五,善于交换角度,从多方去考虑问题。
现有的东西(如发明、材料、方法、成品等)有无其他用途?保持原状不变能否扩大用途,稍加改变有无别的用途?放大、缩小、省略、调换、替代、倒过来又如何?
这是中学生最易做到的,如:文学作品中去掉某句、某段,艺术效果和中心思想将会如何?对甲的描述套用给乙,乙的描述换给甲,两人形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李自成进北京如果提高警惕、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又是怎样的结局?加热的化学反应不加热又会怎样⋯⋯这样变换角度,多方考虑问题,会给你提供想象的广阔天地。